第1172章 1263刘台发配
“吱嘎。”
两扇朱红色大门向里打开,魏广德缓步从门里走出,两名长随提着灯笼走在前面为他照路。
门外的轿子早就停放在那里,在魏广德走近的时候,后面的脚夫抬高轿杆,大轿向前倾斜,张吉挑开轿门帘,魏广德顺势坐了进去。
当轿夫合力把大轿抬起时,轿帘微晃,魏广德的脸出现在轿窗里。
“张吉,那几个人你另外安排个宅子,不要留在这里。”
魏广德对外面的张吉小声吩咐道。
这处保大坊的宅子,府里许多人都知道,很难做到保密。
魏广德的可不愿意消息传回府里让徐江兰知道,虽然貌似就算她知道也没什么。
在这个时代,其实这种事情很常见,各家府邸的主母一般也不会计较,可魏广德还是不想府里太多人知道。
毕竟,她们的来历传出去,可不好解释。
“是,老爷,你放心好了,我知道怎么办。”
张吉在外面轻声答了句。
“嗯,回府吧。”
魏广德又开口道。
“起轿,老爷回府。”
张吉对着轿夫喊了声,几个轿夫再次把大轿抬起,想着南熏坊魏府走去。
大轿里,魏广德脸上还带着愉悦后的兴奋。
戚继光打仗本事一流,没想到他送礼的水平也在升级,现在已经达到超一流了。
在此以前,戚继光每年给魏府送来的冰敬炭敬也不少,不过送来的财货多是金银珠宝一类的。
这次也不知道是戚继光自己开窍了,还是旁人指点,居然想到了送美姬。
原本历史上,戚继光的发家史是从他投靠胡宗宪开始。
胡宗宪为了剿倭,给了戚继光很大的权利,甚至让他招募营兵剿倭。
根据剿倭功劳获得赏银,也就是凭借倭寇首级领取官府发布的悬赏。
这其中,其实油水是非常夸张的。
要知道,在嘉靖朝后期,朝廷因为倭患被搅得头疼不已,沿海官府故而不断提高剿倭悬赏。
此时的倭寇首级已经不再是军功,而是实打实的银子。
纵观大明历史,首级赏银一向都是蒙古人最高。
正德年间,按照当时规定,斩获蒙古骑兵首级一个,可官升一级或领取赏银50两。
在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亲率大军一路杀到京郊密云古北口,直逼北京城时,嘉靖皇帝也顾不得修道了,诏令各地勤王,开出每个首级100两银子的赏格。
这就是蒙古人首级的最高价。
而此时对于从大明立国就没有停过的倭乱,官府给出的赏银是十五两银子。
其实,这个赏银已经不算低了。
要知道,蒙古人首级价格高达五十两,那是因为蒙古人来去多是骑马,机动性强,来去如风,即使杀死也很难斩获首级。
而倭寇不同,只要斩杀就能获得。
可即便如此,嘉靖中后期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倭寇凶名在外,大明剿倭战绩不佳。
于是,胡宗宪担任江南剿倭总督以后,除了通过收取厘金和提高赋税搜集大笔财富,还直接翻倍提高倭寇首级的价格,也就是玩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一套。
效果一开始也不明显,毕竟杀真倭的代价太大,很多人为此送命却很难有收获。
而戚继光和胡宗宪进行的倭寇首级交易,就是真倭首级每颗三十两银子,假倭也有五两银子。
从胡宗宪那里得到银子后,戚继光再拿去分配给营兵,也就是戚家军。
根据明朝相关记载,戚家军上报的斩获首级数量为7696个,这个数字是特指真倭,所需赏金23万两。
至于戚家军所报的假倭首级,那数量根本无法计算。
毕竟那个时候,江南海盗太多了,甚至沿海许多船民就是。
所以,之后御史多以此弹劾胡宗宪和戚继光,虚报战绩实则贪污赏银。
而且,戚继光除了剿倭有赏银,多次抄到倭寇巢穴,所获得的缴获也是极为丰厚。
这些财富,大多落入戚继光手里。
这也就是戚继光前中期,有能力向朝中大臣行贿的资金来历。
而他,也因此获得了文官们的青睐,所以官运亨通。
谭纶、张居正都曾经是他的恩主,不断提拔他,重用他。
实在是戚继光这个人精于算计,太能打仗,更能搞钱。
不管什么时代,这样的人,其实都是可以出头的。
而现在坐在大轿里的魏广德也第一次对戚继光到底有多少钱产生了兴趣。
是的,这次送来的厚礼,按照戚继光书信中所说,是攻克红力寨所获得的缴获。
不过那四个美姬可不是,而是戚继光大价钱买回来的。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大多禁止人口贩卖,但是只针对贫民,而对于贱籍则不限制。
大明就是如此,贱籍人口是可以买卖的,但是价格也极低。
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十两银子,多是二三两一个。
可戚继光过来的美姬,可绝对不是这个价钱,那都是精心挑选的贱籍女子,通过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那都是高价才能买到,甚至价比千金。
魏广德此时不由得回忆起前世看的消息,不一定准,就是说戚继光曾经重金购买美姬送给张居正,还送了什么海狗补身子。
当然,这些消息其实多来自明人野史,比如说戚继光送美女送补药给张居正,原来的记载其实是在明人王世贞著《张公居正传》所说。
据书中称张居正死于好色过度,兵部尚书谭纶曾向其传授房中术,蓟州总兵戚继光则重金购买美女“千金姬”进献于他。
此事因无法考证,且不被其他官方史料所记载或承认。
不过因为猎奇,后世被广泛传播。
魏广德现在倒是信了。
原本这些应该是戚继光送给张居正的,只是这一世他的主子换了人而已。
倒是谭纶到底懂不懂房中术,魏广德有一丝好奇,都那么熟了,可却从未听谭纶提起过。
“有时间还得问问谭纶。”
魏广德在心里打定主意,若不是今日看到戚继光送来的美姬,他几乎都把这事儿忘记了。
毕竟后世的时候,他也就是看个新奇,别没多上心。
都死了好几百年的人了,探究这些有什么意思,那都是尘封的历史啊。
对了,还有个人得认真对待。
忽然,魏广德心里一动,想到记载这些的出处,那就是王世贞。这个人的书,貌似后世流传太广,得叫张吉留意一下,别写了张太岳,又把自己也写一笔,搞个“魏广德传”,把戚继光送张居正美女和海狗的事儿变成写自己,那就不美了。
魏广德爱看别人的八卦消息,可不代表爱让别人看自己的八卦消息,何况一个不好就“青史留名”。
第二天一大早,魏广德在府里吃过早饭,这才坐着大轿来到皇城。
回到值房后,魏广德等芦布把茶水送上就问道:“芦布,你知道王世贞的官员吗?”
“王世贞?”
芦布轻轻摇头。
见此,魏广德就知道,现在这个王世贞肯定不在京城为官。
他总觉得好像在哪里看到过,但一时想不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操劳过度的原因,以往他的记忆都不错,只要看过都能记住。
“那你叫人去吏部查查,查到了抄录一份给我。”
魏广德吩咐一句。
当官就是这点好处,什么事儿都不需要他亲自上手,只要说一句话,就有人去做。
当然,当了官,做出的决策,责任得承担。
不过对于后世来的魏广德来说,站在巨人肩膀上,想犯错其实都难。
没有借鉴的政务,大不了不说话就是了,所谓不做不错。
反正现在有张居正做首辅,在前面顶着。
他们可以闭嘴,可张居正不能,他必须拿出决断来,当然也要被俘因此的后果。
去吏部查人,即便是魏广德要找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只知道个名字,还不知道有没有同名同姓的,估计最快也要下午才能送来结果。
魏广德自然就开始处理政务,总不能坐在内阁值房里什么也不做吧。
翻了两本奏疏,芦布忽然就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奏疏。
明显就是京城衙门里塞进来的,属于可能比较紧急的事儿。
否则,也不会落到他手里,而是中书那边把所有奏疏分类好,然后分送三个值房。
“什么事?”
魏广德随口问道。
说话间,手上动作不停,笔走龙蛇间做好票拟,直接夹在奏疏里,放到一边。
“老爷,这是都察院送来的奏疏,是关于湖广刘台案子的文书。”
芦布双手捧着送到魏广德身前,魏广德叹口气,伸手接过来翻看。
奏疏是湖广巡抚王宗载所奏,历数其对刘台的审理过程,基本确定刘台在辽东期间收受贿赂的事实。
其实,在于应昌从辽东送回奏疏后开始,刘台案实际上已经就成了铁案,根本没法翻身。
不说其他,单就是张居正当朝,下面人就算有所不满,也没人会这个时候提出来。
那不是妥妥的得罪当朝首辅,都苦读圣贤书的人,谁会做这个傻逼。
海瑞也许会,但他就算不辞官,也只是南京某部的官员,有上奏权却没有插手案子的权利。
“发配广西。”
魏广德看到奏疏里的内容,是湖广那边判案的结果上报都察院,而都察院自然顺着这个意思上奏。
奏疏里,不止刘台有罪,其父刘震龙、弟弟刘国,都连坐有罪,判一并发配,算是一锅端。
对于这个结果,魏广德有点惊讶,罪不济家人,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其亲族参与了这些犯罪。
摇摇头,魏广德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刘台得罪张居正,就算此事最初不是他主使,到这个时候肯定也是默许。
让人再查,那绝对惹张居正不痛快。
魏广德思考片刻就拿出一张纸笺,在上面写上“核实查办”四个字,至于刑部和都察院怎么核实,他就不管了。
要讲收受贿赂,刘台真的不冤。
心里这么想,魏广德也就好受点了。
“自作孽不可活。”
魏广德只是轻声嘟囔一句,就把奏疏放到一边。
下午的时候,芦布终于把王世贞的信息送过来,魏广德才豁然开朗,知道自己怎么说对他有点印象了。
这位大作家现在可不就在江西做右布政使,他和江西官员来往密切,虽然没有和这位江西的父母官有书信来往,可旁人书信里,多少都有提到。
王世贞这个人其实和张居正是同科,不过仕途就差了不知道多少。
嘉靖二十六年中了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和湖广按察使,现任广西右布政使。
其实,这才是绝大部分进士的仕途,为官数十载也不过走到四、五品官职。
把纸笺放到一边,魏广德继续处理起公文,很快就把王世贞的事儿给忘记了。
只不过今天的事儿似乎也比较多,没一会儿,芦布又送来兵部抄录的西南战事更加详细的战报。
这次,把整个阿瓦城会战全部过程都详细做了描述,顺便也上报铁壁关数万缅军尽数投降的消息。
现如今,西南边疆已经没有成建制的缅军部队,大明胜局已定。
魏广德看完战报,叫来芦布,把手里战报递过去说道:“送到首辅值房那边,让他也高兴高兴。”
“好。”
芦布双手接过战报,恭敬答应一声,正要离开,魏广德又问道:“今日内阁可有其他衙门的人来过?”
“回老爷,户部王尚书刚来了,还不知道走没走。”
芦布马上站定,小声回答道。
“哦,那你等会儿再过去,等他走了再去。”
魏广德眼珠儿一转,马上就改开道。
王国光来内阁,原因魏广德多少能猜到,肯定是为钱来的。
昨日内阁才定下,暂时按照工部的意思,大修黄河两岸河堤防洪。
虽然河道和工部都没好办法解决黄河水患,但预防工作还是不能拖延,修河堤就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当然,这次修河堤和以往不同的是,河岸两边会预留行洪通道,或者说过去一条大堤现在是变成修内外两条,同时还要寻找合适的地方建立水闸,作为临时泄洪之用。
总之就是把魏广德提出来的办法全用上,至于有没有效果,只有试试才知道。
不仅如此,潘季驯还是提出加固高家堰,同时洪泽湖湖堤也要整修。
这么大的工程,工部那点银子肯定不够,所以三成需要户部出。
王国光来内阁,自然就是为此事而来。
更新于 2024-12-23 17:42
A+
A-